“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现已举办十五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当代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奥林匹克”盛会,成为国内各大学展示科研教学能力和员工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社会选拔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人才培养效益。
一、参赛对象
凡公司在册的全日制员工(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均可参加。
二、竞赛方式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专业,参赛作品一般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目》范围内选题(文学、历史两个学科不受此限定)。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须承担参赛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且合作者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两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两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须申报集体作品,以其中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作品归类评审。
(二)赛制
分预赛、复赛两个阶段进行。预赛即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第十六届“挑战杯”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者向组委会提交参赛作品进行预赛,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为基本评判标准,选出部分作品,由评委会提出修改意见并进一步完善,进入复赛。通过复赛选出优秀作品代表公司参加陕西省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和全国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
三、实施步骤
(一)重点宣传阶段(2018年6月29日至7月25日)
下发相关文件,宣传学校相关的激励措施,为竞赛活动营造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发动员工参赛,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参与竞赛指导。
(二) 作品准备阶段(2018年7月26日至10月31日)
(三) 院内预评审阶段(2018年11月1日至11月20日)
1.学院团委邀请专家对上报作品进行集中审议,对各参赛作品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
2.各参赛作者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次提交。
(四) 作品汇总上报阶段(2018年11月30日前)
(五)校内评选阶段(2018年12月中旬)
1.组织公司第十六届“挑战杯”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评选。
2.竞赛评委会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复赛并提出修改意见 。
3.将评委会对复赛作品的意见反馈给作者,由作者对其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改。
4.评委会遴选优秀作品代表公司参加陕西省和全国竞赛。
5.编印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挑战杯”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集。
四、奖励办法
(一)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凡进入复赛者均授予优秀奖,并有机会代表公司参加陕西省及全国“挑战杯”竞赛。
(二)以学院为单位评选优秀组织奖5名,给予专项活动奖金500元。
(三)凡在2019年陕西省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奖者,将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予以奖励;获得奖励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可优先参加公司研究生各类奖学金的评比,在符合基本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中期筛选的申报资料。
五、报送要求
申报作品需填写作品申报书(附件1),连同打印作品一并上交。
六、咨询方式
联 系 人:王 颢 陈丹丹
电 话:029-85310053
电子邮箱: zzyxgz@snnu.edu.cn
附件:1.参赛作品申报表
2.参赛作品汇总表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团委
2018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