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政经院六十周年院庆系列学术讲座之启夏名家论坛第九十二期在文澜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特邀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近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姚大志教授做学术讲座,主题为“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争论与反思”。公司博士生导师金延教授做点评,副经理赵卫国主持了此次学术讲座。
姚大志教授首先指出公平正义是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主题,这里所说的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是社会制度性质,主要是政治制度,也包括经济制度。正义的内容是时代所赋予的,在当今社会,正义的内容是自由和平等,只有实现了自由平等的价值,社会制度才是正义的。接下来,姚教授主要介绍了当代政治哲学学者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自由平等的观点,罗尔斯把政治哲学主题由自由转换为平等,第一次对解决平等问题做出最系统的理论探索,改变了西方政治哲学的方向。罗尔斯认为正义有三个原则,一是平等自由原则,即确保每个人都享有政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二是公平的机会正义原则,即所有的职位、岗位向所有人开放,具有一样天赋的人应该具有同样的机会去获得职位。三是差别原则,努力的人应该得到更好的报酬,所以财富平等是不可能的。所以罗尔斯提出应该最大限度的有利于最不利者,也就是通过像富人征税帮助穷人。对于导致社会不正义的原因,罗尔斯认为最重要的解决途径的是提供公平、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诺齐克作为极端自由主义者对罗尔斯的观点进行批判,他认为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的义务是自愿的,政府不能强迫富人帮助穷人。人对身体和智力拥有所有权,对自己体力和智力所产生出来的财富也拥有所有权,这种所有权的拥有是正义的。诺齐克认为罗尔斯只注意到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客观原因,没有考虑主观原因,比如更有抱负、更勤奋的会获得更高的财富。之后,姚教授同现场的师生关于正义问题做了一些交流。在回答当今中国如何处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时,姚教授指出中国目前没有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冲突问题,而是存在自由与平等的落实问题。自由问题也就是个人权利问题,是仅次于法制的第二大问题,中国正在采取方法在进一步的向民主自由迈进。
金老师高度评价了姚大志教授的学术报告,他认为姚教授的报告具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充分体现了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西方政治哲学关于正义的争论与反思中,会得出对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启发。对正义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在一定的自由平等实现后,又会有更高的追求,所以中国社会正义的实现也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