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深和拓展有关社区导论学科知识的学习,2013年4月12日,我班同学在社区导论课王胜利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永宁门、湘子庙、钟鼓楼、回民街、新城广场、书院门等地进行城市社区考察,开展了第一次的社区导论实践教学活动。
此次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所考察的主题是有关城市现有的一些建筑或是公共基础设施所呈现的社区记忆,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有关社区内的建筑或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历史渊源,和其在当代所发挥的一些功能。此次活动采用的是由我班同学自主搜集资料并进行讲解,再由王老师进行知识补充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增强同学们进行社区考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又能获取更全面的社区资料以此来丰富同学们的专业知识。
永宁门是此次实践活动的第一站。这座始建于隋代初的城墙,是西安城墙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也是西安城墙四个门中恢复最完整的一座,如今也成为了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的旅游名胜地。之后,我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向西前行又分别参观了湘子庙和德福巷,仅仅相隔一条街的两个地方所发挥的社区功能和传递的社区文化也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是社区内的宗教圣地,一个是社区内的娱乐休闲场所。从这两个地方出来,紧接着,经过竹巴市,来到了钟鼓楼。这座初建于明代鼓楼,是现存中国最大的鼓楼,楼上的大钟所发出的钟声在明代是衙门办公和居民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声音。鼓楼也是西安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参观完钟鼓楼,便前往回民街、新城广场和书院门,这些地方是此次活动的最后几站。回民街,这个热闹的集市区所表达的社区文化也和庄严的新城广场和宁静的书院门所呈现的文化特点完全不一样,但这些建筑都是社区构成的重要物质因素。
最后,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班同学在关中书院门口结束了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现出对此类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兴趣,并表示十分期待之后的课外实践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