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当前位置: 首页 >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 正文

陕师大MPA学子的抗“疫”故事(三)|为就医返乡保驾护航 显公管学子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22-01-20 10:29 | 阅读次数:

疫情无情人有情,温情帮助暖人心。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西安所有人平静的生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斗中,奋战在一线的公安民警、医护人员、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辛勤付出,守护着这座城,尽全力做好疫情防护的第一道 “防火墙”。他们用奉献精神汇集起抗击疫情的一个个温暖瞬间,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当好“守门人”,保障百万人正常生活。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公司公共管理硕士(MPA)2021级杨盼丽同学和2019级许城同学逆向而行,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兼顾疫情与社情,着眼群众需求与期盼。他们切实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逐门逐户送温暖解难题,为产后患者就医、为滞留外地人员返乡看病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帮助,彰显了疫情之下特殊的人文关怀与精细化服务。这个寒冬,因为有他们而倍感温暖;这座城市,因为有他们而倍感温馨。



2021年12月28日晚,陕西省档案馆号召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助力疫情防控。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守护这座城,守护我们的家,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于是我积极主动报名,投身一线。

期间,我承担的工作主要是维护社区核酸检测秩序,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需求。遇到老年人不能熟练使用手机APP时,我是大家热心的“小杨”,遇到大家购买天然气及其他日用品时,我是年轻的“优优跑腿”。“你好,请出示工作证明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出入登记”,小区院落值守时我是大家口中的“杨S”。掌握最新政策,及时解答疑惑,获得群众理解,是责任,也是担当。

在做志愿者期间,帮助一名产后患者及时就医的过程令我印象深刻。“我媳妇儿现在发烧39度多,你能帮忙联系医院吗?”寒风掩盖不住年轻小伙焦急的神色。疫情期间不明原因的发烧,让患者家属无比恐慌和焦急,得知该患者产后不久,并且看起来十分虚弱的样子,我紧急帮忙联系对口医院。“喂,你好,我们这边有个患者发烧39度多,可以接诊吗?”“抱歉,我们医院未设置发热门诊,无法接诊。”来不及失望,抓紧时间联系另外一家对口医院,遗憾的是该医院仍无法接收发热患者。此刻,患者家属的情绪显得有点激动和焦躁,我也很着急,但我知道我不能自乱阵脚,我一定要想办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于是,我一边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一边又立即协调社区和街道办,寻求解决办法。社区负责人告知可联系另外一家对口医院。在焦急的等待中电话终于接通了,该医院表示“当天就诊号已经预约满,排号得在三天之后”,但得知该患者产后不久,身体十分虚弱,且在高烧不退的特殊情况下,该医院在经过请示之后,同意患者直接走应急通道。欣慰的同时,患者如何顺利到达医院又是新的难题。滴滴打车、志愿车、患者家属自己开车等方式,都被一一否定。几经波折之后,社区决定用社区专用转运车护送该患者去往医院。面对跨区转运、风险防控等级不同等问题,片区民警第一时间协调警务用车,由警车开道,社区工作人员陪同,最终顺利将该患者送达就诊医院。晚上8点多,昏黄的路灯下,迎来了平安归来的患者和家属,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家属的声声感谢,患者的平安健康,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满足感,也让我愈发明白了肩上的责任和担当。   

疫情下的西安,医务工作者、片区民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下沉干部,大家团结一心,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共迎抗疫胜利曙光!




2021年12月上旬,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突发紧张,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我作为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纪委副书记,积极响应西安市委号召,火速下沉疫情防控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我作为区域联络员和下沉干部,主要负责协调、联络、对接、汇总、统计、报送等各种工作。工作间隙,看到社区哪里有需要就主动帮忙一起干,物资消杀、调配、搬运,环境卫生清扫,人员转运,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在第一次“敲门行动”中,我发现了滞留西安、突发痔疮,急需回家治疗、但又无法回家的张大哥,通过积极协调对接,张大哥终于如愿以偿回家治病。

【出差来陕,被迫滞留】

张大哥是四川乐山人,公司业务需要经常往来于上海、西安、宝鸡、乐山等地,12月上旬,张大哥和公司同事因工作需要前往宝鸡洽谈业务,随后1人暂住在西安市经开区白桦林居小区朋友家的空房里,等待其他同事从宝鸡忙完后,共同返回。但计划赶不上变化,疫情形势突发紧张,白桦林居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区,张大哥被迫1人独自滞留在朋友家里。

【突发痔疮,痛苦难耐】

屋漏偏逢连夜雨。滞留这两天,张大哥突发痔疮,没办法坐下、只能趴着,没办法走路、只能挪着。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虽然吃住的保障条件还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但是暂住朋友空房不认识一个人、不知道物业在哪里、不知道社区怎么联系,生病了去哪里看病、买药,全都是空白。身体的疼痛和心理的焦急让病情越来越严重,痛苦的张大哥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敲门行动,看到希望】

为确保社会面问题清零,西安市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敲门行动”,我在挨家挨户敲门的时候,了解到张大哥遇到的相关情况,这立刻引起了我的重视。我迅速与张大哥加了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并将这一特殊情况逐级通过下沉干部小组、白桦林居物业,反映到了对应的社区工作人员。看病、回家,希望在即。

【防控严格,困难重重】

彼时的西安,正处在疫情紧张形势放缓、前期积累问题扎堆、政策逐步衔接的过渡期,张大哥的困难虽然第一时间逐级反映,但一时还不能得到明确的答复。为了不让张大哥来回折腾,我反复往返于张大哥家和社区办公室,不停的打电话四处沟通协调。首先是协调物业在指定的药店买了药材,通过对症状的简单检查,药店建议尽快手术。但当时各个医院社会化治疗尚未开放,加之张大哥的医保不在西安,即便手术也需要人看护。面对摆在眼前的种种困难,我耐心地安慰疏导张大哥不要着急,将会一步一步按要求协调落实。

【政策明确,回家治病】

1月11日下午17时,西安市召开第53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指挥部对因疫情滞留人员有序离市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涉及人员范围和申报程序。我立刻将信息转发张大哥,连夜对接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申报资料需求,做好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所有的资料提交社区。1月13日,经逐级审核,张大哥如愿以偿拿到了《离市证明》。当天晚上,张大哥和我通了很长时间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张大哥声音哽咽:“原本以为不可能的事,多亏了你的帮忙,我才能顺利拿到这个证明,谢谢你,非常感谢……”1月14日一早,张大哥就乘坐第一班高铁回到了乐山家中。目前,他已经在当地医院就诊,看到回到家人身边的张大哥平平安安,一切顺利,我也终于放下了心。

因疫情滞留西安的张大哥在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帮助下顺利回家治病,这样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只要群众有需要,党员就要去带头落实,这才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落实,也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践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践行党员的职责使命,落实局党委安排部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为西安市战“疫”胜利做出我应有的贡献。惟愿花开疫散、长安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