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当前位置: 首页 > 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 > 正文

在法庭的激辩中解读“荒诞”——记公司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生模拟法庭课程实践活动

作者:文:赵佳豪、段雅文、徐帅 | 发布时间:2021-03-31 19:07 | 阅读次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3月22日,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生于长安校区文澜楼模拟法庭,进行了一场以加缪小说《局外人》中的“荒诞”庭审情节为分析对象的模拟法庭式研讨课程。2019级法学系丝路经济带法学创新实验班和综合班全体员工分两场,分别展开了此次模拟法庭的审判活动,本次活动由王荔老师指导。

84A0C

庭审案件基于《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枪杀阿拉伯人这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为核心展开。庭审开始,由于原著中本身案情及证据事实的模糊,控辩双方一度陷入一种“荒诞”的“尴尬”氛围。经过老师的提醒,同学们尝试运用法律思维和已学的刑法概念和规范,去化解原著中的“冲突”,逐渐将辩论的焦点集中在“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要件的分析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证人和证据等“法律事实”的选择不同,在两场庭审中,辩护方分别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辩护立场:以“正当防卫”为由的无罪辩护立场;以“假想防卫”为由,主张被告人默尔索构成“过失”犯罪而非“故意”的轻罪辩护立场。

同一个“剧本”,同样激烈而精彩的论辩,同学们却演绎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审判风格和裁判结果。

4E9CE

庭审结束后,王荔老师带领同学们对两场庭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努力和最终呈现的结果表示肯定与赞扬,并针对庭审中涉及的法理学和法哲学层面的问题进行了补充。

本次模拟法庭活动,一方面激发了同学们对所学法律概念、法律程序以及法律思维的感知和兴趣,同时也引导同学们对司法活动性质进行更深层地思考。不仅如此,在对《局外人》这部经典的深入阅读中,同学们还对死刑问题、存在主义法学等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B6998

法学综合班的赵佳豪同学认为:加缪笔下的《局外人》选用独特的视角,不仅描写了司法的荒诞,更提倡了个人的自我拯救和自我创造,从而表现了对人的自由和本真的尊重和依赖。“人活着的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存在主义鼓励我们每一个个体活出专属于自己的勇敢和真实。”

丝路经济带法学创新实验班的段雅文同学认为: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律的发展,而法律的发展更需要法律理论的发展。法律理论的发展是一代又一代法学家研究现实存在的实践问题,不断辩论,不断碰撞,最后形成的法律的精髓。在未来的专业学习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法律理论的学习,从更高的层次审视当今现行法律,不断反思,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4494C

丝路经济带法学创新实验班的徐帅同学认为: 默尔索看似与一般人格格不入,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但这背后藏着他与世界抗争、与命运抗争的独特方式。看似是“局外人”,实则他才是真正的“局内人”。看似无为,实则有为;看似无所谓,实则无所畏惧。他不同于我们传统上的隐士,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入世。更多的是看清荒唐世界后,消极无为与消极有为之间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铸就了他可在现实与自我世界中穿梭,真正做到“进则局内,退则局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