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庄振华教授主讲“德国古典哲学的历程与特质”——文澜大讲堂“哲学前沿问题”课程系列报道之十

作者:文、图: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 发布时间:2019-12-06 17:56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12月3日上午,文澜大讲堂“哲学前沿问题”课程由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庄振华教授主讲《德国古典哲学的历程与特质》。从德国古典哲学对近代理性的“反动”和“成全”这一线索入手,庄老师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引介主要分为“德国古典哲学的任务”、“德国古典哲学的几个主要关节点”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三个部分。

1163C

在第一部分“德国古典哲学的任务:对理性的反动与成全”中,庄老师首先讲解了“近代理性的进取及其历史来源”。庄老师指出,相应于体现在人的行动和人际关系中的“实践理性”和依附于其上的“理论理性”两大区域,事物通常呈现出两方面的性状,即“可直观性”与“可理解性”。他以“橡皮”为例,指出一块橡皮的尺寸大小和具备使用价值等方面所关涉的是其可理解性,而关于它的凝聚性或实体性,以及它与其他对象发生交互作用时所凭附的因果关系等究竟“从何而来”的问题则主要关涉其可直观性的方面,这里的可直观性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感性可直观性,而是指终极根据只能被认定,不能被理解,用康德的话说,只能被思考,不能被认识。此外,例如男女两性的分化也是一项只能被直观、不能被理解的事情。但是,以启蒙理性为代表的近代理性,在高扬“理论理性”或事物的可理解性的同时,遗忘了事物的可直观性,致使对事物当中那些只能被直观、无法被理解的方面的领会越来越被求知的理性所“侵占”。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任务就在于要求人们重新发现和审视事物的可直观性。

6B5D

庄老师指出,古代哲学中曾提出的“两类原因/本原”在近代理性中的消长,是形成这一局面的历史原因。古希腊哲学兼顾于探究事物的“生成”和“形式(引导)”两种意义上的原因,并且把这两类原因看作具有同等本源地位。在中世纪,“世界”概念经历了一个“内心化”的过程。哲学家们不再注重外在对象的外形,而仅仅把它们视为上帝力量的体现。基督教观念进一步要求人们缩回到自我的内心之中,寻求与上帝沟通的“跳板”。再到后来,亚里士多德主义和唯名论的兴起,促使“生成性原因”在主流思潮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事物的形式越来越被片面地理解为仅仅在历史中生成的次要属性。近代理性由于片面强调“想象的形象”是在自我中生成的,陷入了重重悖论,其悖谬性表现在三种姿态上,那就是理论活动中的“宰制”姿态、实践活动中的“自制”姿态和对待世界的“尊重”姿态。这三种姿态令人被隔绝于事物本身之外。庄老师将近代理性的“总弊病”归结为其与事物本身的“分裂”,并举了达芬奇的“自然之书”和笛卡尔的“我思”为例。前者认为真理不是对事物本身的直接描述,而是对事物的重构;后者则主张人只能在事物的可理解性的层面与之打交道。他进一步指出,近代理性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它遗忘了事物本身的“形式”,一方面拿理性为对象构造出来的形式遮盖了事物,另一方面又通过反思,把理性构造出来的东西错认为真正有效的东西,误以为人的活动只能在可理解的现象界产生效果。庄老师提出,针对思想史上的这种状况,亟需“回到事物本身”;而这,正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出发点和“口头禅”。

在第二部分“德国古典哲学的几个主要关节点”中,庄老师简要地概述了四位主要哲学家的相关思想。首先,他对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一说进行了涵义上的辨正。指出,以往关于这一说法指的是“从‘思维符合对象’转到‘对象符合思维’”的解释存在许多难以疏通的歧义,它实际所指的理应是从“立足于‘对事物的主观裁定’”转到“立足于‘意识所见的主客同一性’”,或“立足于那‘先于主观和客观的同一个形式结构’”。接下来,庄老师又对费希特的“本原行动”(Tathandlung)概念进行了解读。指出,从词源学上来看,“本原行动”应当被理解为“事态”(Tat-)与“行动”(-handlung)同步发生的行动,并且构成为一切现象的始源。进而指出,“本原行动”具体地体现为主体与客体打交道时先天具备的原初的综合功能。谈到谢林哲学时,庄老师指出谢林的“自然哲学”并非表述理性对自然的理解,而是试图呈现自然本身的状况。而谢林的“肯定哲学”则是指与那种根据于理性对事物的外在捕捉的“否定哲学”相对的、正面展现同一性“形式”如何从“深渊”中形成的哲学。关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庄老师指出,黑格尔所要讲述的是“经过改造的理性”如何回到事物本身的运动。经过改造的理性不再只是局限于在意识层面上去“理解”事物,而是试图从事情本身的维度通达事物。

6623

在最后一部分“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中,庄老师将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概括为三个方面:从思维方式看,是思辨的而非反思的;从形式本身看,是同一的而非统一的;从历史特征看,是事情本身的而非意识的。

庄振华老师的本次讲座,从德国古典哲学与以往观念的理路关联和承继关系及其在西方哲学史的整体历程中的地位入手,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内涵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重释,更以德国古典哲学为凭介,引领大家深入到哲学史的核心地带展开了一场充满惊奇的“探险”,让在场听众对德国哲学的广阔领地和丰厚维度有了切身而全新的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