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Otniel Ioan Bunaciu 教授主讲“The Impact Of Charitable Effort In Roma Community”——“前沿与融通”系列学术讲座第四讲

作者:文:叶啸雨 图:倪薇 | 发布时间:2019-11-18 16:34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11月12日下午,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前沿与融通”系列讲座第四讲在文澜楼C段一层会议室开讲,本次邀请到了来自布加勒斯特大学神学院的经理Otniel Ioan Bunaciu教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The Impact Of Charitable Effort In Roma Community(在罗姆人社区做慈善活动的影响)的讲座,同学们踊跃参与。教授从五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在帮助罗姆人的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考的途径。

首先,教授为我们呈现了罗姆人的生存状况。罗姆人就是之前我们所说的吉卜赛人,现在为了表示尊重而称呼他们为罗姆人。罗姆人住在非常简陋的贫民窟中,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四分之三的人都不会读也不会写,孩子们在13岁左右就放弃了上学,很早地回去结婚。他们的卫生与医疗环境极差,平均寿命短,基本上都被贫穷所困扰。人们因此对他们抱有一种刻板印象,懒惰、偷窃成性成了他们的标签。难以得到尊重,世代贫困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遭遇。

第二部分教授介绍了他所帮助的罗马尼亚附近的一些罗姆人,他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把帮助他们?他给出了几个解答,一是我们心中的正义和公平,二是人类共同的本质和共情能力,三是一个国外学者peter singer的意见,是否有一个公共的行善标准,他们的帮助是否是一种行善呢?

第三部分教授介绍了一下罗姆人的踪迹与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罗姆人曾在甘肃一带活动,到了明朝的时候则主要在云南大理一带经商。在欧洲,罗姆人主要分布在罗马尼亚以及散落在欧洲各地。他们备受民族歧视和种族主义的影响,因此在欧洲流落,缺乏应有的教育和政府的有效帮助。

第四部分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他和他的团队曾经帮助的罗姆人,并为我们解析了罗姆人所需要的有效帮助。例如平等的就业机会,充满尊重的人文氛围,良好的教育与医疗条件,富有人道主义的食物救助和药物援助。最重要的是给予其希望,并且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来解决问题,才能够切实地满足罗姆人的现实需求。

第五部分教授探讨了在帮助罗姆人过程中自身获得改变的感受。他提到了几个国外学者如上文提到的Peter singer,还有Martin buber以及levinas对于帮助他人如何让成就自我的论证。最终他得出结论,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与他人的交往之中,当他们帮助他人的时候,客体变成了主体,我也成为了他人的一部分。“我是谁”的问题在“我和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了解答,而人的本质的超越性的内容也得以展开与体现,这就是我们帮助他人的意义。

Otniel Ioan Bunaciu教授的演讲结束后,现场的同学们掌声不断,同学们对Otniel Ioan Bunaciu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人文精神所动容,宋宽锋老师随后也代表同学们做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