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盖建民教授应邀做客公司第227期启夏名家论坛,作了题为《道学、道教学与道藏学:当代道教研究的现状与问题》的专题学术报告。讲座由公司哲学系曹树明教授主持,哲学系教师和学院百余名研究生、本科生现场聆听。

盖建民教授首先讲了他对于当前道教研究的一些看法。然后从四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道教研究:关于“道学”、“道教学”、“道藏学”的名与实;当代道教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领域;当代道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以及道教学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
盖建民教授以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为引,并给大家举例出一些与道教研究有关的评论:“近日常盘大定推论儒道之关系,所说甚繁(东洋文库本),仍多未能解决之问题。盖道藏之秘籍,迄今无专治之人,而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数百年间,道教变迁传衍之始末,及其与儒佛二家互相关系之事实,尚有待于研究。此则吾国思想史上前修所遗之憾,更有俟于后贤追补者也。六朝以后之道教,包罗至广,演变至繁,不以儒教之偏重政治社会制度,故思想上尤易融贯吸收。凡新儒家之学说,几天不有道教,或与道教有关之佛教为之先导。如天台宗者,佛教宗派中道教意义最富之一宗也。”这些对于道教的评论承认了作为我们本土产生的道教,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十分巨大的贡献,并肯定了道教研究的价值。道教之真精神,儒家之旧途径: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正是因为道教的文化所传承的文化性,所以启示我们在与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吸收外来,保持本身。

紧接着,盖建民教授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国内外将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孔学(儒学)与二氏之学的关系是什么?道教文化作为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更应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三教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化研究的元问题,鲁迅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陈鼓应也曾比较“道家主干说”和“儒家文化主干说”,归根结底儒道释三教文化是中古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古人讲究“半部论语治天下”、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而在今天,我们做学问更应该从三教一贯做到五学融通。
然后,盖建民教授为我们详细地区别了道学、道教学和道藏学的区别和联系,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哲学研究的视角,借此讲述了道教研究的前沿问题。盖建民教授表示,与儒学的研究所不同的是,道教研究存在许多可发现还没人研究的方向。所以大家可以多多阅读道家经典,在这个方向寻找自己的兴趣。

盖建民教授在提问环节,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大有裨益的讲座,使在座的师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