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公司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坊顺利举行

作者:文、图: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 发布时间:2019-10-30 18:26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14560

10月26日晚七时三十分,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坊在公司文澜楼三段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一层会议室召开。参加本次讲座的有《新华文摘》总编辑喻阳、《中国社会科学》杂审,副主编孙辉、《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部主任李潇潇、《哲学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周丹、《天津社会科学》主编赵景来、《中国高等社会科学》主任毛殊凡、《求是学刊》编审付洪泉、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刘海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由阳和《江海学刊》编辑冯潇等。会议由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经理石碧球主持。

各位编审围绕“什么是好文章?”“如何写好文章?”和“写文规范标准”展开了研讨。喻阳教授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述了如何写好一篇论文。他认为,写好一篇论文要在创新、论证、文字表达上下好功夫。特别是要做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和运用新。李潇潇围绕中国期刊的发文方向这一问题展开讲述。她认为,由于如今创新艰难,中国范式仍在在西方现代性前提下进行,。这就要求学者应具有自我批判精神。赵景来详尽介绍了学界对于学术规范表达。他指出,学术规范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学术管理规范。一个好的学者应始终坚持严肃的学术、尊重他人的成果,做到充足的知识积累并深入了解所选课题。

孙麾认为,文献阅读是进入论文的入场券。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引文而引文,也不能过度引文。我们在引文时,要弄清楚引文与原著之间的关系,熟读原著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写文章。毛殊凡从编辑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了评价。他说,一篇好文章应该具有大气、实际和有生气这三个特征。由阳指出,写论文时,一定要言之有物。起一个好的标题十分重要,标题一定不能含糊。说话也不可太散,文章一定要有厚重感。付洪泉表示,大家一定要多读多看,掌握了文献之后再进行写作。他还特别强调一定要注意意识形态问题。冯潇指出,原创一定要接地气,投稿时找正确的网站投,题目要表达准确,文章一定要本土化,做到讲中国话。刘海静从图书出版的视角进行了分析,还为大家介绍了选题时十五个需要谨慎对待的方向。

讲座现场爆满,老师和同学们就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感到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