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著名思想史学家张岂之教授做客公司启夏论坛

发布时间:2010-04-15 00:00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4月14日晚19点30分,在长安校区逸夫科技楼北报告厅,我国著名思想史家张岂之先生受邀做客公司第48期启夏论坛,做了题为“任继愈的学术研究”的讲座。本期论坛由经理袁祖社教授主持,刘学智教授点评,公司党委副书记司晓宏、学院副经理张卫兵、赵卫国,哲学系主任宋宽锋、副主任李涛,以及教师代表许宁、吕亚虎等参加了本次论坛,近400名公司师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张岂之教授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他的老师----任继愈先生的生平,并详细介绍了任继愈先生作为我国杰出的人文学者,由传统中国哲学学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变化历程。
     接着,张岂之教授介绍了任继愈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任继愈先生把《道德经》译成现代汉语,编辑出版了《中国哲学史》等多部著作,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阐释。他还对中国哲学做了自己的评价。当任继愈先生认识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出现问题时,敢于承认错误,张岂之教授评价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任继愈先生研究中国佛教的学术特色”中,张岂之教授对任继愈先生研究宗教史、佛教史、唐宋时期的“三教”、禅宗思想以及武则天与宗教的关系等学术研究活动做了详细阐述。张岂之教授还通过自己与任继愈先生的交往,和同学们分享了他心目中任继愈先生的印象:为人低调,生活俭朴,晚年献身文献的整理工作与社会公益事业。
     最后,刘学智教授对本次讲座做了点评。他讲到:张岂之先生如此高龄仍然如此敬业,讲得如此之好,实在令人感动;我们要学习张先生为学的方法和态度,要重在感悟;最后也表示了对张岂之先生的感谢。
    
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张岂之先生所讲述的任继愈先生的思想与学术研究,以及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为我们理解老一辈学者的心路历程,研究学术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