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公司校庆系列学术报告第五讲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09-10-25 00:00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10月23日晚上7点30分,公司在12201教室举办了题目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的校庆学术活动系列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树人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学智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树人教授以一首原创诗引入了本次总讲座的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王教授指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在“轴心时代”产生了人类原始文明,也产生了“原创文明”。我们应该走进这些文化根基的“原点”。
    王教授认为,中西方文化的根本不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产生于具有整体意识特性的“象”思维。这与西方的逻辑思维相对。五四时期,中国打开了“理性之窗”,却逐步关闭了“象思维之窗”这个东方原有的思维方式,由此导致了西方逻辑思维在中国文化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以至于当代人们对于中国哲学经典原著的解读,都采取了逻辑思维的方式,这会产生对中国哲学的“切割”“肢解”性理解。在走进经典原著的过程中,最大障碍就是西方的逻辑思维。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回归象思维,把过去遗忘的、被逻辑思维所掩盖的象思维“唤醒”。       
    最后,刘学智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精辟的点评。他说,王教授首次提出了“象”思维的概念,是中国象思维的创始人。王教授对中国传统思维作了基本准确的概括,为把中国思维与西方的逻辑思维区分开来提供了极大的启示。同学们要继续在中国象思维方面继续努力,把这一方面的研究推向前进。
 
    注:
 
王树人(老树) 1936年11月生于吉林省东丰县。祖籍山东莒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现为该学会名誉理事长。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师从杨一之先生与贺麟先生。曾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研究,最近20年间,重点转入中西思想文化比较研究。1986年至198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当时西德的慕尼黑、波鸿、波恩等大学和研究所工作。在90年代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主要代表作有:《思辨哲学新探—黑格尔哲学体系研究》(人民出版社,1985);《历史的哲学反思—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传统智慧再发现》(与喻柏林合作)上下卷(作家出版社,1997);《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译作:《黑格尔与哲学史》(文献出版社,1992)。总主编(与叶秀山先生合作)8卷本《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并与叶先生合作撰写该书第1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006)。近期重要论文有:《中国的“象思维”及其原创性问题》(《学术月刊》2006第1期);《庄子、海德格尔与“象思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3期);《“上帝死了”道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