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七点三十分,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应邀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第160期启夏名家论坛,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的精彩报告。报告由副学院经理石碧球副教授主持,哲学系宋宽锋教授担任点评嘉宾。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经理王伟教授、河北大学哲学系李恒熙博士以及公司哲学系肖士英教授、王晶博士等老师以及百余名研究生、本科生聆听了报告。
陈波教授首先从批判性思维入手,通过说谎者悖论、意外考试悖论等生动的例证,使我们明白在我们的思维中充满了谬误、陷阱、难题、矛盾、悖论和待解的谜团,这些需要我们去辨析和思考,需要动用我们的智力去解决。随后陈波教授为我们列举了苏格拉底“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名言,以此说明批判性思维在人类文明演进当中有着悠久的传统。陈波教授更是直接指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其目的在于合理的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如果将批判性思维进一步细化又可以分为指向他人,目的是为了逞强好胜的弱批判性思维和既指向他人又指向自己,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强批判性思维。
在报告中,陈波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程序和方法,并指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部分分别为论证理论和谬误理论。他着重强调了在理解、评价和建构论证时,批判性思维涉及所涉及的若干个要点,各自涉及相应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方法。一、以忒修斯之船为例来解释理解论证所涉及的论题、关键概念、立场和观点问题;二、以《庄子·齐物论》中的“辩无胜负”来解析辨别和分析论证的论点、主要理由及其逻辑关系之必要,图解论证结构;三、以美诺悖论来表明定义论证中的关键词,澄清主要论题的精确涵义的重要性;四、以“斯多亚派劝男人不要结婚”为例,来强调评估前提和理由的真实性或可接受性的必要性;五、以“苏格拉底劝男人都要结婚”为例来审视推理关系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六、以“玻色子的发现”,“上帝能否造自己举不动的石头”为例,指出要注意拷问论证中的前提和假设,避免故意隐藏而造成欺骗性;七、以帕斯卡赌为例,点明要注意反驳无效的论证及其谬误。
根据以上思路,陈波教授指出,我们有必要利用建构代替论证,得出一个更全面和更合适的结论。他强调,与反驳谬误相比,更重要的是要揭示真理。而反驳论敌的观点和传播自己的主张都需要依照论据的形式来进行。在阐明论证时,论证本身有需要遵守的五条原则:一、论题本身必须清楚、确切,在论证过程中要保持同一;二、前提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至少是论辩双方共同接受的;三、论据必须是彼此一致和相容的;四、论证中所使用的推理形式必须是演绎有效的,或者是归纳强的;五、论证的表述方式要有足够的亲和性和感染力。陈波教授强调,批判性思维简而言之就是“把一切送上理智的法庭。”并引用了“德尔菲报告”来佐证研究对于批判性思维达成的共识。随后,陈波教授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公共说理的习惯。面对公共生活中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事情,批判性思维能使得人与人之间妥协、宽容、理解。最后,陈波教授选用了乔布斯广告词中的Thinking Different概念,并精妙的把其总结为“因为不同凡想,所以不同凡响!”
陈波教授风趣幽默,在讲座过程中多次和同学互动,生动形象的展示其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哲思。在互动环节中,陈波教授对同学们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最后,宋宽锋教授围绕讲座内容做了精彩点评,并感谢陈波教授在一天紧张的会议之后依然坚持给提问环节加时的付出。至此,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