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7时,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读书交流会”在文澜楼C段一层会议室举行。此次交流会主要围绕2016级硕士研究生吴爽《古代金丹术对化学学科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杨辉南《科学:重构价值之链——科学革命至今基督教世界科学观念的演变》两篇学术论文展开分析与讨论。哲学系杨辉老师和科技哲学专业同学参加了交流会。会议由哲学系王云霞副教授主持。
吴爽阐述了“化学”概念在中西方的源头和内涵,介绍了化学学科的历史发展分期,分析了古代炼金术和炼丹术在化学史中的地位,及其对近代化学学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并探讨了金丹术在化学史中的影响及意义,剖析了它们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杨辉南的学术论文以科学发展的历程为背景,从宗教和伦理道德逐渐从科学中剥离这一现象出发,试图通过对宗教的追溯,为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的复归提供可能。
参会师生从选题、概念阐释、论文结构和论证思路等角度对文章进行质询,两位同学一一做了解答。郭盛询问了量子理论是如何解决近代化学不能解释的化学结构的问题,以及科学如何重构“价值之链”;付天运对科学与宗教神学分离时所使用的“下降”这一概念提出质疑,并引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观点进行反驳。王云霞老师指出在写作中应当注意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强调哲学思考与科普写作的相辅相成。杨辉老师则强调了在论文写作中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尽可能从较小的点作为切入点,并紧紧围绕论文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避免泛泛而谈。两位老师鼓励大家在学术道路上保持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积极进取、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