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西方哲学主题研讨班(1708期)在文澜楼一层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研讨班的主题是“‘何以得到普遍知识的’论述过程的疑问——读《形而上学》文本论述产生”,主讲人为2016级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王煜杰。研讨班由2016级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张松同学主持,哲学系宋宽峰、石碧球、庄振华、尹兆坤等教师和二十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就研讨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煜杰同学首先就问题如何产生作了介绍,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前两章中对人如何从现象经验中得到普遍知识的论述上比较模糊,没有详细叙述这一过程。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谈到“我们认为知识与理解属于技术,不属于经验,我们认为技术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智慧由普遍知识产生,不是个别知识得来);前者知其原因,后者则不知。”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论述乍看之下没有问题,但是其中略过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如何从经验家上升成为技术家,即如何将得到的经验转化为普遍知识而得到智慧。
参会师生对主讲人的提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老师们指出王煜杰同学产生的困惑其实大家都会在哲学学习中或多或少的出现,我们总是用经验论的思想带入到对亚里士多德思想乃至整个古希腊哲学的学习研究中。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并不是经验主义者,他有着不同的思想框架,如果带着经验论的视角来看待他的思想,自然会感觉到非常困惑。他的思想脉络并不是从感觉经验上升到普遍知识,知识来源于理智。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研讨主题的看法。
最后,几位老师指出,举办研讨班的目的在于让大家将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和看法拿出来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提早准备,真正把研讨班作为锤炼自己的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