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晚,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一层会议室座无虚席,学院“治道新语——政治学工作坊”(第一期)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特邀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李东副教授作为主报告人,就“把握政府组织改革的方向”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杲辉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徐静博士、学院青年教师郑家昊、武建强、杨辉、田雄、张伟以及来自不同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等三十多人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郑家昊副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郑家昊首先对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政治学工作坊”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工作坊的议程进行了说明,希望通过交流促进治理智慧共享,实现与会人员多赢、共赢的效果,既促进教研团队凝聚共识,又提升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他向各位同学介绍了主报告人李东副教授和与会的各位老师的学术研究情况,并宣布进入工作坊研讨环节。
在研讨环节,李东围绕“把握政府组织变革的方向”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他首先对“官僚制”组织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其次,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对政府组织变革进行了学理性的考察,尤其探讨了官僚制组织在现代社会遭遇的困境,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等试图推进组织变革行动在实现政府组织变革中的失效与失准,最后对面向未来的政府组织改革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各位教师、同学积极参与,就政府组织变革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武建强提出了“网络化治理”在国内的适用性问题,并谈到政府组织模式改革中政党所扮演的不可忽略的角色的问题;杨辉对网络化治理和民主治理的区别进行了提问;杨杲辉则从“企业与产业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影响”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见解;徐静对“网络化治理”的显性与隐性、有界和无界展开讨论;郑家昊对政府组织模式变革的历史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强调“新公共管理运动”之于组织变革的意义,并指出应当在狭义上去分析报告中所探讨的“政府”的范畴;张伟从阶级分析的视角提出组织变革可能的演进逻辑,并对政府组织模式“开放化、国际化、现代化、法治化”趋势进行了提问。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庚同学问及“社会类型和社会关系历史发展的关系”问题;2015级两位本科生同学就“风险社会”提出了疑问。李东就各位教师和同学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解答,并对自己的研究思路与各位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活动最后郑家昊总结道,本次“政治学工作坊”在展示学科前沿成果与思想、推动科学研究、开拓员工眼界、促进师生间交流等方面收效显著。他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力争做好:第一,善于发现工作坊所传递的知识点和知识链相关信息;第二,认真体会作者所使用的关键知识和分析框架;第三,回归经典文献,夯实研究基础。
首期“政治学工作坊”持续近三个小时,不仅就“政府组织变革”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真正实现了科学研究经验与治理智慧的共享。报告人收获了继续完善创作的智慧,与会的教师们收获了推进科研的灵感,同学们则收获了对专业领域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