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西方哲学主题研讨班(1707期)顺利举行

作者:张松 | 发布时间:2017-06-19 00:00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6月9日晚7时,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西方哲学主题研讨班(1707期)在文澜楼一层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研讨班的主题为“笛卡尔的两个问题探讨:‘梦醒问题与计数问题’”,主讲人2016级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陈露航。研讨班2016级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张松同学主持,哲学系宋宽峰、庄振华、石碧球、尹兆坤等教师和十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就研讨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露航分别对“我如何清清楚楚地分辨出我现在是清醒的还是在睡梦中”关于‘2+3=5’”两个问题展开了介绍。笛卡尔认为,梦和醒是有区别的,重点在于记忆“不管我醒着还是睡着,二和三加在一起总是形成五的数目”。对此陈露航提出疑问:(1)类似于“2+3=5”这样的算学以及几何学能否对整个世界作以解释,即这种范式对于世界全体是否有效?(2)这样的算学或者几何学本身是先天正确的吗,进而先天存在吗?

    参会师生对主讲人的提问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将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和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观点与笛卡尔的观点进行了比对,就“梦”本身展开了讨论。同学们对文本本身的用词严谨性提出质疑,比如“割裂”“有限”“同一化”“归纳建构”等表述是否合适;对文中描述不清的地方如“但是却唯独没有确立前者对后者的确定是确定的”中的“后者”说法含混不清;以及结合胡塞尔与康德的思想切入讨论等等。大家的互动交流和老师的进一步讲解,帮助同学们对“笛卡尔式”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石碧球、尹兆坤、庄振华老师指出,在学术研究中,同学们的一个共性问题是没有贴近“文本”。宋宽锋老师说,同学们在读书中,要以文本为根据深入思考,“要能讲清楚哲学家是如何论证的,他说的是什么问题、是怎么说的、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这是最见功力的。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思想碰撞和常态性的理论研讨,不断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认知和创见,逐步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