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江怡教授做客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第150期“启夏名家论坛”

作者: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 | 发布时间:2017-05-25 00:00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怡做客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第150期“启夏名家论坛”,在长安校区文澜楼C段二层学术报告厅作了以“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为题的报告。本次报告由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副经理石碧球副教授主持,哲学系金延教授、宋宽峰教授、赵卫国教授、尹兆坤老师和5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德国古典哲学在中国一直有着特殊地位,被许多中国学者奉为哲学模本,在今天的德国学界以及整个西方学界,德国古典哲学已经毫无疑问地被边缘化了。针对这一现象,江怡教授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心得,以哲学史的角度出发,带领大家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分析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哲学形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德国乃至整个西方都是有着特殊的学术地位。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而且作为中国人最早接触到的西方哲学,对于中国的哲学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力,因此直到今天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学习仍然占据主流地位。而自近代以来,现代西方哲学家们不再将哲学看作概念自身的演绎,德国古典哲学的观念论传统不能符合现代哲学的发展路径,因此它被边缘化是无可避免的。许多西方哲学学者认为对知识确定性的追问在康德那里已经终结了,哲学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对象本身。江怡教授指出,从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哲学,哲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于事物本身的追问之上,而近代哲学则转向了对事物本身把握方式的追问,而德国古典哲学将这种对确定性的追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江怡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了悉心解答和精彩回应。

    最后,由金延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江怡教授的报告非常精彩,在同学们的头脑中掀起了思想风暴,为同学们今后的哲学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鼓励同学们以后要勤于思考,善于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