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七时,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剑波教授应邀做客公司第174期启夏名家论坛,为公司师生作了题为“怀疑主义的挑战”的精彩讲座。讲座在学院二层学术报告厅举行,由石碧球副教授主持,哲学系金延教授,宋宽锋教授,青年教师王晶老师和数十名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曹剑波教授首先通过追问一些日常的问题“你是怎样来听讲座的?”“明天太阳还会东升西落吗?”将在场师生带入对常识性问题的思索。经过对这些常识性问题反复的追问之后,日常沉迷于归纳法的我们发现,此时我们已经难以给出确定的答案。由此,曹教授引入并为我们介绍引入休谟难题——归纳法的必然性的根据问题,进而引入怀疑主义三个重要的预设:假言三段论、“我们都是理性的人”和知识是绝对不可错的。
随后曹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怀疑主义。怀疑主义(Skepticism/Scepticism)指对客观世界、真理、知识、价值、意义、方法等进行怀疑或悬置判断。曹教授以皮浪为代表的实践怀疑主义和休谟及其以后的理论性的怀疑主义举例为大家说明,提出怀疑主义是哲学乃至于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在历史上,康德将怀疑主义难题的未决看作是“哲学的耻辱”;黑格尔宣称:“自古以来,直到如今,怀疑主义都被认为是哲学最可怕的敌人”;奎因断言:怀疑主义难题是“人类的难题。”曹教授从自身对哲学、对怀疑主义的研究出发,为在场师生介绍选择这一研究选题的原因及其意义。
在阐明怀疑主义和解决怀疑主义问题的必要性之后,曹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怀疑主义:古希腊罗马时期纳乃西德穆的“十式”;阿格里帕的“五式”;美诺多托的“二式”;近代笛卡尔的“做梦论证”以及现代普特南的“缸中之脑”。曹教授着重以阿格里帕论证和缸中之脑论证为例向我们分析和展示了怀疑主义的五种论证方式:闭合论证、来自经验的论证、来自标准的论证、来自可错性论证和非充分决定性论证。曹教授通过阿格里帕论证向我们展示了三种错误的论证:武断、窃取论题(beg the question)或循环论证和无穷回溯,并为我们展开了阿格里帕过程的论证过程:任何知识都是需要正当理由的,而理由不能是武断,窃取论题或循环论证以及无穷回溯。而基本理由只有三类:武断、窃取论题或循环论证以及无穷回溯。因此,我们没有正当理由,所以我们没有知识。随后,曹教授在为我们介绍“缸中之脑”论证后提出怀疑:你知道你不是缸中之脑吗?进而,他以“知不知道自己有手”为论题,进一步提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缸中之脑,那么你就没有任何经验性的知识。先天性的缸中之脑将无法确证具备经验知识,后天的缸中之脑将无法确证具备逻辑知识。所以在缸中之脑的语境下,人类没有任何知识。由此曹教授提出,人类走不出缸中之脑的噩梦。
曹剑波教授带领大家思索和触碰怀疑主义,引导在场师生共同思考和怀疑我们日常习以为常的事情。在互动环节中,曹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和金延教授对怀疑主义前提的假设问题展开探讨。临近尾声,曹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厦门大学和厦门大学哲学系的情况,鼓励和支持在座的同学继续学习和研究。最后,宋宽锋教授围绕讲座内容作了简短精辟的点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