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公司科技哲学读书会第1806期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8-06-07 00:00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6月1日晚7点,科技哲学读书会第1806期在学院一层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2016级科技哲学硕士研究生开题预答辩”。2016科技哲学硕士杨辉南、刘亚鸽、刘春、吴爽等四位同学为答辩人。哲学系王云霞老师王晶老师、杨辉老师并科技哲学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读书会

杨辉南的选题为《从心外无物到万物一体——王阳明的心物思想研究》,他简要介绍了自己的选题缘由和拟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对王阳明的心物思想的研究来探讨王阳明如何从心外无物到万物一体的。刘亚鸽同学简要介绍了《迈向人工智能自由意志之路的鸿沟》一文,指出人工智能自由意志之路的鸿沟就是具有人一样的自我思考的判断能力,并从感应、认知和精神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刘春同学的选题为《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与儒家生态思想的契合》,她简要介绍了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着重阐述了拟解决的问题——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如何与儒家生态思想所契合。吴爽同学的选题为《从动物解放到人类解放——彼得·辛格的动物伦理思想评析》。她从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动物伦理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推崇和动物们生存环境的破坏等原因,从而导致忽视了对“动物福利”的重视,希望通过论文研究唤醒并倡导人们对“动物福利”应有的关怀。

四位同学的选题激起了师生们的讨论热情。王晶老师指出杨辉南同学的论文结构较为完整,但选题偏向中国哲学。她建议能否与心灵哲学的相关思想进行结合,从而凸出科技哲学的特色。王云霞老师针对刘亚鸽同学的困惑给出了一个建议,即可以尝试探讨机器人的自由意志是否可能。杨辉老师指出人工智能的范围非常广泛,建议刘亚鸽同学从人工智能的某一个技术如大数据技术出发来研究。老师们认为刘春和吴爽同学的选题较规范,研究问题相对清晰。不足之处是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全面,并建议同学们在硕士论文的写作中一定要有足够的外文文献的阅读量作为支撑。付天运等同学也针对选题提出了困惑或建议。

最后,三位老师结合本次预答辩的情况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研究生论文选题切勿太过宽泛,要学会“小题大做”,从自己感兴趣的某一个小点出发进行论证。二是论文正式写作前,必须要做好文献综述,这是论文写作的前提。三是必须阅读一定量的外文文献,这是接触理论前沿的最好途径。这些建议使同学们对开题报告的关键答辩点有了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