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现代哲学视域下的儒学前沿问题”学术沙龙在哲学系办公室举行。沙龙由哲学系主任许宁教授主持,丁为祥教授及中国哲学专业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沙龙。
2017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孙德仁对瑞士学者耿宁的著作《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发表了学术报告。他认为,耿宁基于现象学的视角,不仅呈现出对阳明“良知”概念的独特理解,也显示出现象学对于中国哲学传统解释框架的启示意义。同时,他进一步分析了现象学诠释存在的可能困境。
2018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李山峰对德国学者苏费翔、美国学者田浩合著的《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宋金元时期的< 中庸>与道统问题》发表了学术报告。他指出,通过反观宋金元时期南北方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中庸》与道统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论者较为深刻地揭示了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2018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郭瑞对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的巨著《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发表了学术报告。他重点围绕牟宗三对康德“物自体”概念的分析诠释以及“道德存有论”的建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与会师生就三位博士生的学术报告进行了了充分的交流互动。
丁为祥教授对三位博士生的报告作了客观而切中要害的精彩点评,不仅表扬和鼓励了博士生的认真准备和思考视角,而且对进一步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等都提出了宝贵意见。丁教授用“散打训练”来形象地概括类似的活动,他指出每一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正式开题前都应该接受两到三次类似的锻炼,这种训练既检阅了员工们的阅读能力,更训练了表达能力,会对之后的论文综述、写作等大有裨益。
许宁教授肯定了三位博士生的学术报告,指出三位报告人能够把握经典与前沿、问题与方法以及述与评的关系,通过阅读学术著作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是进行学术训练的必要环节,开展学术批评的重要方式,推动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