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晚7点,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系教授任剑涛先生做客公司第199期启夏名家论坛,在长安校区文澜楼C段二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民族国家时代的帝国依赖》的专题学术报告。讲座由学院副经理石碧球副教授主持,宋宽锋教授担任评议人。学院各个专业师生近百人聆听了报告。

任剑涛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对于现代国家,他认为由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建成民族国家,二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建成立宪民主国家。大多数国家在民族国家的层面上是成功的,但在建成立宪民主国家上,是失败的。这种从1648年开始建成民族国家体系的背后,与作为一种已经告别了的国家形态——帝国体系仍在不断的纠缠,现代民族国家甚至于小国家,都有着强烈的帝国冲动。

旧帝国的主要代表是罗马帝国,其处理国际问题的主要逻辑是军事征服,这种逻辑放在现代会出现一个难题:没有人协调各独立国家的关系,以至于现在的国际关系,呈现一种“以强凌弱”的态势。但这又与民族国家各自主权独立,相互平等的理念相背离。虽然现代国际社会已经没有“帝国”这种国家形态了,但是“隐形帝国”一直存在,美国作为一种新的“帝国”形态,其取消了旧帝国那种以军事征服为主的逻辑,而转化成一种现代化的军事威慑和经济把控,新型“帝国”还有一个特点,尊重他国的人民的人权,让他国保有其民族主权和民族尊严。二战后的国际问题,主要是在建立的在国际组织(联合国)中以进行谈判为主的方式,但这种形式,强国就成为了裁决角色,民族国家间理想的无强弱逻辑下的沟通仍然是一个问题。因此,现代国际社会关系一旦松动,在有着帝国冲动,帝国楷模,帝国模板,帝国实践,使得民族国家一直笼罩在帝国的阴影之下,一个新兴的崛起国家,始终能在西方的自由帝国主义理论知识中找到支持。帝国实际上一直强烈的支配着民族国家的建构和建设。

任剑涛教授还谈到对于人类秩序的建构,究竟是要按照帝国逻辑解决问题还是全球民主(康德逻辑)解决问题。全球民主是一种假想,类似于一种乌托邦,康德逻辑后来基本得到验证的一个观点是,民主的国家之间,基本没有发生战争。如果我们都能诉诸于民主的共和国体系,那么可能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国家间诉诸暴力的可能,因此在这个方面来讲,帝国的依赖会越来越弱。

任剑涛教授最后总结了结论,他说到:民族国家时代尽管有非常明显的帝国依赖特征,但仅仅靠帝国并不能够解决民族国家时代的秩序建构问题,而只有诉诸于全球民主,尤其以国际政治的国立基础,也就是国内民主来推进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交往,乃形成真正友好协商基础上尽管有强弱之分,但没有以强凌弱之别这样的国际秩序,那么民族国家之间所建构的那套国际秩序的缺环,才可以被弥补起来。

在师生交流环节,任剑涛教授解答了同学对于英阿战争是否是民主国家不会发生战争的一个例外和跨国国际组织的扩大,是否意味着主权国家的主权被削弱以及用族群代替民族这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做了解答。
一提出了作为偶发事件的英阿战争,不足以论证民主国家之间基本不会发生战争的观点。二说到了跨国国际组织所扩大的影响,是非主权的,并没有降低国家主权。三反驳了以族群代替民族解决问题的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封闭,概念的改变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哲学系宋宽锋老师对任剑涛教授的报告做了精彩的评议,称赞任剑涛教授的讲座是一场活力四射,充满灵感的讲座,并提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民族国家如何参与处理国际社会关系,二是国家内部建构需要怎样从民族国家向民主国家转变。指出这两方面建构既分不开,也在相互影响。
任剑涛教授的报告十分精彩,富有激情的同时又饱含学理,为哲学系的师生带来了一场丰富的,饱满的思想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