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晚19:30,意大利米兰语言与传媒国际大学教授、世界哲学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国际哲学联合秘书长Luca.M.Scarantino教授应邀做客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第188期启夏名家论坛,为师生做了以“Cross-cultural Reflections on Charity and Wisdom”为主题的学术报告。哲学系教师宋宽锋、王云霞、石碧球、段保良、尹兆坤、王晶及2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同学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由袁祖社教授主持。
Luca教授分别从文化多样性和相互作用的哲学描述、人际交往的道德状况以及这些道德状况如何与特定的认知结构相伴随行三方面介绍了跨文化对善和智慧的影响。西方哲学中的charity和wisdom对应中国哲学中的仁与智,Luca教授以charity和wisdom为例,探讨了在不同哲学传统中进行跨文化研究的积极意义。
Luca教授进一步指出,作为实践的跨文化性应是对超越道德法则的敬重,而不是一个普遍道德系统。通常对于道德律的界定基于道德“金规则”,即“do as you
would be done by”(做你该做的),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称之为“formative
ascriptor”。道德金规则并不承载物质内容,相反,此规则描述的是其自主建立道德世界的建设性状态,即基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界定“acceptable behaviors”(可接受行为)。奥古斯丁和苏格拉底均认为唯有善好能具有某种意志,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选择最妥帖的行为是自主决定。文明化是自我塑型、向陌生人打开自己、扩大自我经历视域和对现实理解的过程,拒绝这一过程的人不能称之为有意识、有知觉的人。在但丁的诗集中,这些人过着盲目的生活,无法主宰更加复杂的世界。因此,作为知识构建理论的哲学更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边界、培养个人感觉、人性以及态度。
报告结束后,宋宽锋、尹兆坤两位老师对本次讲座核心内容进行梳理,老师同学们向Luca教授踊跃提问,Luca教授一一做了解答。他强调,跨文化哲学研究并非易事,隶属不同文化传统为跨文化学习带来不少困难,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浸入不同文化背景,努力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系统,让不同的文化迸发出新的生命。
最后,袁祖社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点评,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敢于打破门户之见,勤于思考,跨文化哲学研究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也代表了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至此,本期启夏名家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