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员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员工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特聘教授讲座第十八期“罗素和金岳霖论真理(上)”

作者:文:胡轩阁、审阅:王晶 | 发布时间:2021-06-10 16:03 | 阅读次数:

主持人 时间
地点 简介

2021年5月25日19:00-21:30,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哲学院(IIP)院士、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陈波,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以《罗素和金岳霖论真理(上)》为主题作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此亦为陈波教授“罗素与金岳霖”系列讲座的第三讲。讲座由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王晶主持。

A4B2

讲座第一部分,主题是“罗素的真理观引论”。罗素对于真理问题做出了很多研究,认为真理问题包括形而上学问题、认识论问题等很多方面,他关心的中心问题是“What is truth?”,即我们怎样定义真,如何区分真假。罗素认为句子有真和假。“真”有其对立面“假”,真是信念的特性,其取决于信念与世界的对应关系。

12BC0

讲座第二部分,陈教授介绍了罗素对“一元论真理观”的批判。这种真理观的形而上学基础是,实在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在与整体的关联中才具有其实在性。真理论方面认为,只有对“一”的整体的描述,才是完整的真理,“一”表现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部分的真理通过与整体的融贯而得到。罗素认为这种真理论是自我挫败的,因为部分只通过整体获得真理性,因此没有确定的部分,也就没有确定的整体,部分依赖整体,而整体又由部分组成。这种理论实际上承认内在关系真理,内部各部分的相互关联是内在具有的性质,因此一切命题都只有作为整体的实在这一个主词,当我们诉说单个对象时也是如此。为反对这种观点,罗素提出“外在关系”,认为一元论所承认的融贯真理论会导致不可接受的后果,例如:相矛盾的两个命题都可以融贯;对最初确定的命题做出判断必须依赖融贯以外的依据;并且,融贯的整体并不一定可靠,童话故事、科幻故事都可以形成一个融贯的整体。

10AB5

讲座第三部分,陈教授讲述了罗素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批判。实用主义认为“有用的就是真理”,罗素对这种观点作出了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认为如果从某一假说做出的推论大多数都有效,那么这一假说就是真的,这种真理观与科学家的假说演绎法相似,但是科学家并不会根据推论断定假设的真实性,不同的科学家群体也可能给出不同的假设,从不同的假说都做出了有用的推论,那么哪一个假说才是真的呢?罗素强调,实用主义者混淆了“是真的”与“被认为是真的”,前者是形而上学层面,二后者是认知层面,其与人的信念密切相关,但人的信念是可错的;与此同时,实用主义还混淆了“真理的标准”与“真理的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到,实用主义真理论还将导致无穷倒退,一个命题有效与否要看它是否真的有效。因此,实用主义真理论在“事实”与“真”之间做了分离。罗素对实用主义真理论作出评价:这样的真理论反而没有作用(the pragmatist truth is to be condemned on the ground that it dose not‘work’)。

1149C

讲座第四部分,陈教授详细介绍了罗素的真理观点。他的真理观有三个(变化)的阶段。第一个阶段,罗素认为信念是人持有的,人可以对其做出判断,涉及认知主体“谁判断?”,以及认知内容“判断什么?”。判断包括主体、行为与对象,其断定的是客观的命题,判断体现了主体与对象的二元关系,判断的真假由对象的真假决定。陈教授,补充讲到弗雷格式命题是由句子含义所表达的东西,而罗素式命题处于句子的所指层面。罗素认为我们可以亲知个体,罗素式命题诉说个体,是单称命题,是个体对象与性质、关系之间的排列组合。判断的真假由作为判断对象的命题的真假派生而来,罗素认为真判断对应于客观的真实。但,问题是“客观的假”却不好处理,他认为“假”是心智的犯错,在客观世界找不到对应。然而这样的解决并不完美,于是罗素转而认为判断应该被分析为对于对象之间关系的断定,这样解释假判断就不需要设定“客观的假”。因此,在第二个阶段,罗素认为判断或信念不是认知主体和对象物的关系,而是多个对象发生的复杂关系,即多元关系理论。但是多元关系理论还是把关系项放在客观世界中,独角兽、孙悟空等虚构对象无法处理,并且也会产生无穷倒退。罗素又提出起关联作用的关系是体现在个体之上的普遍性,在这个理论中,没有客观假的概念,也没有事实概念。于是,在第三个阶段,罗素认为我们应该用逻辑构造代替推论,与其早期理论相比,作为判断主体的自我不见了,罗素认为命题是真值承担者,命题是句子的含义,是被我们的心灵所把握的,可以跨语言,而信念只在派生的意义上而言。因此,罗素转而强调命题是真值的载体,并构建了“逻辑原子主义”,认为语言和世界在深层次上是逻辑同构的。事实应该先于命题,但陈教授认为:事实是连成一片的,是没办法说清楚,人们使用“事实”意味着的对客观性的追求。罗素的逻辑原子论仍面临诸多问题。

11EB6

在讲座的讨论环节,员工围绕“什么历史真和事实真,二者的关系为何?”“历史建构和历史事实间的关系”“什么是原子事实和原子命题”“模糊命题的真假确定”等问题,请教陈教授并与他有了更加深入的交流。总体上,此次讲座内容丰富,陈教授的讲解和回答更是层层递进、细致入微,听众对罗素的真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期待陈波教授下一次的精彩讲授。